• 1
  • 2
中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在重庆发布

  •          9月23日,第四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暨首届金凤干细胞论坛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举行。大会发布了我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生物样本库多能干细胞管理技术规范》(GB/T 42466-2023)(以下简称《规范》),这标志着我国在干细胞样本库管理上有了标准技术支撑。


            据介绍,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种子”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参与细胞替代和组织再生。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给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具有广阔的前景。不过,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这一领域也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


            此次发布的《规范》规定了生物样本库中人多能干细胞和小鼠多能干细胞的管理技术通用要求,包括总则、原材料和相关数据的采集与接收、建系、复苏和培养、冷冻与储存、质量控制、分发和运输的管理和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生物样本库人多能干细胞和小鼠多能干细胞的管理,不适用于拟用于临床治疗的生物样本的管理。

        “对于干细胞这类新兴领域,很难形成标准,得益于国家标准委鼓励‘团体标准先行先试’这一创新型政策的支持,我们从2016年开始着手制定干细胞相关标准。”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标准工作组组长赵同标介绍,此次国家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干细胞领域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先行示范。“作为干细胞领域标准体系的重要环节,《规范》将使我国在干细胞资源管理方面走在国际前列,有力支撑干细胞产业,促进该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干细胞能成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新治疗方法或药物,这就必须要有标准,让研究和应用有所参考,而标准也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说,当前,干细胞领域的标准制定还面临很大的挑战,但随着干细胞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新的标准出来,而现有的标准也将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推动这一医学前沿领域发展。

        “标准的发布对未来干细胞临床治疗有什么重要意义?作为临床医生,我最关心的四个字:安全有效。”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王松灵谈到,有了统一的干细胞标准,才能确保干细胞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在患者身上时是安全有效的,药物质量是恒定的,是遵循了相关规定、目标、条件产出的,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表示:“接下来,我们从源头上促进干细胞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同时,争取开展一些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在干细胞领域产生更多原创成果,积极推动干细胞产业发展。”


健康热线:400 116 1799   【 湘ICP备2023024594号-1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潭洲大道一段626号(地铁3号线洋湖湿地站步行500米左右即可到达)